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3-01-02 09:00:08     作者:创始人     点击:0

“他们是一支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队伍。自从来村里之后,他们天天吃住在村,和群众打成一片,白天下田间、进农户、拉家常,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晚上做笔记、查资料、写规划,统计、推销村民需要售卖的土特产。”提起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杨林桥镇响水洞村党总支书记秦宗尚赞不绝口。

乡村图片1.png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慰问检测户韩永安


11月,荆州理工职业学院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共同缔造工作队,开展乡村振兴“筑堡强基、共同缔造”与防返贫行动,把党和政府对农村与群众的关爱散播在响水洞村的山山水水之间。

 实干为先 乘势而为开新局

关山初度尘未洗,不待扬鞭自奋蹄。

针对脱贫户基础比较脆弱,监测户、边缘户遇到困难比较容易遇到返贫风险的实际,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坚持履职尽责,把担当有为作为重要目标,及时、认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邀请荆州理工职业学院主要领导到村现场调研,与“村两委”和村民们座谈交流,“共同缔造”响水洞村发展大计,为推进响水洞村乡村振兴工作描摹出美丽蓝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12月26日,荆州理工职业学院乡村振兴调研组到村。调研组成员为荆州理工副校长赵康、党政办主任曾源、宣传部副部长王国亮。秭归县副县长王海志、杨林桥镇党委书记刘厚斌陪同调研。

在学院党委书记潘贤君的带领下,调研组来到响水洞村与长阳交界处探访熊祖国、韩永安等监测户,每到一户,潘贤君书记都与农户们亲切交谈,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询问他们是否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哪些帮助,在了解现状后,又为每户送上300元慰问金。监测户熊祖国红着眼眶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学院领导们和镇里、村里领导们的关心!”

调研座谈会上,潘贤君听取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工作汇报,并代表学院党委对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表示肯定和认可。

潘贤君指出,乡村振兴、共同缔造是强国富民的长久之计、固本之策,驻村工作队一定要加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省政府关于以“共同缔造”理念引领乡村治理的精神,要厘清思路,把握好政策与方向。

潘贤君强调,我们要在县、镇、村各级领导的强力支持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群策群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改善村荽迕玻欢显銮咳嗣袢褐诘幕竦酶小⑿腋8小9ぷ鞫右岷涎г鹤陨硖氐悖醚г航�2万名师生消费潜力和7大专业方向,把消费帮扶和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干出实绩,干出特色。

潘贤君要求,工作队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定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的信心,要严守工作纪律,切实履行职责,勇担“守一方水土、护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使命,为响水洞村乡村振兴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画好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全面发展的全新美丽图画。

乡村图片2.png

消费帮扶年猪称重现场


 发展为要 产业引领启新航

消费帮扶,产业振兴。

结合响水洞村与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实际,工作队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消费帮扶带动产业稳步发展”的理念,通过开启“云养猪”、“池坪生态农业观光园”“脆红李亲子采摘园”等特色产业项目来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激活响水洞村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通过工会福利、社会推广、食堂采购、私人购买等方式,让响水洞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红火起来。

年节将近,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在响水洞村集中采购生猪54头,总净重17811斤,消费帮扶267165元。12月28日,在工作队及“村两委”的组织筹划下,工作队和“村两委”同志们通宵达旦地工作,对54头年猪进行称重、运送、宰杀和分装,并于次日15时准时送至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发放给学院教职员工。工作队第一书记赵华忠又通过其他各类渠道和网络平台大力推广响水洞村“绿色环保生态猪”,发动社会力量和学院教职员工购买,共销售生猪9头。经计算,此次生猪消费帮扶为响水洞村养殖户增加收入20%,不仅为拓宽响水洞村农产品销路积累了经验,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注入了活力,为引导响水洞村村民发展产业积蓄了强劲动力。

推动消费帮扶,是带动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从联络沟通到具体对接,从层层把关到细节处理,确保了消费帮扶农产品的份量与质量。

“消费帮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整合各类资源、利用各种契机,大力推动消费帮扶,尽我们荆州理工驻村工作队的最大努力,引导村民们发展产业,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工作队第一书记赵华忠说。

“消费帮扶充分彰显了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下一步,我们要更加做好帮扶对接,争取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致富。”村党总支书记秦宗尚说。

 共同缔造 振兴乡村绘新卷

黄蜡坪是响水洞村重要的经济产出区,涉及村民165户,农田670亩,主要出产生猪、玉米、油菜等农产品,村民们的往来出行,农产品的买卖运输都需要一条平坦通畅的道路。但苦于山中黄泥路、乱石路未曾修缮改造,一旦下雨,则污水横流,泥泞四溅,通行十分不便。

要想富,先修路。

工作队主动作为,不等不靠,及时向村“两委”反映相关情况,配合村“两委”积极开展村情调研,多次赴黄蜡坪查看道路状况,制订路面整修计划,并于11月8日在村委会召开黄蜡坪区域村民“村落夜话”会议,切实履行“共同缔造”精神,与村民们共商并一致通过了“村村通”道路修缮计划。工作队与村委会干部于12月9日再次前往黄蜡坪,正式查看、记录道路现状,测量道路里程,并向现场聚集的村民们询问意见和建议。村民秦玉苹由于住处地势低洼,反映该地段排水不畅、污水聚集,工作队与村委会当即与相关人员沟通,反映情况,进行重点设计,解决问题,使村民们十分满意,交口称赞工作人员“真是真正为人民服务,干实事的好干部。”

乡村振兴图片3.png

工作组筹备资料为当地修整公路


修一条路,靓一片景,富一方民。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意、惠民生,始终坚持走“共同缔造”道路,与响水洞村村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在一项项具体行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情怀,践行为民宗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响水洞村全面、全新的发展贡献力量。

 


强健组织 乡村治理夯基础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与响水洞村党总支开展“党员实事承诺”、“志愿服务”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活动,2个月来,开展“村落夜话”“廉政夜话”活动16次,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推动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组织协调优势,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以“主题党日活动”、“廉政夜话”、“村落夜话”等为抓手,推动党务、村务公开透明,组织动员群众切实参与乡村治理,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荆州理工驻村工作队推行“党建+合作社+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增添了村级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的动力;工作队组织党员干部赴周边地区考察学习,转变思想观念,在特色产业培育与合作社规范运营、科学管理、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使响水洞村村级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号召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乡村振兴图片6.png

荆州理工党委书记潘贤君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荆州理工驻村工作队扎根山村,情系响水洞,和我们同甘共苦,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响水洞村全体村民的坚实后盾。”村党总支副书记邹为东连连称赞,十分认可。

工作队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扬求真务实、心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开展“整改自查”、“疫情防控”、“环境治理”、“消费帮扶”等行动,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为目标,真心真情开展驻村定点帮扶工作。

金风拂面硕果香,乡村振兴正当时。

微信图片_20230106205027.png

驻村工作组为村民开展二十大的宣讲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正以一腔敬业奉献的激情,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干劲,倾心助力农业、倾情帮扶农民、倾力发展农村,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响水洞村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乡村振兴图片5.png

学校潘书记看望抗美援朝老战士